創業風投VS苗圃“種子”
——記上海上創信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扶持小微企業成長
《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實習生王鵬
這是一群擁有十多年國內外證券投行投資經驗,轉行做創投的人員,他們報著“做實業的心態做創投”,堅定地把早期科技項目投資作為長遠戰略的信念;
這是一群懷揣創業“idea”,在創業“山谷”中隨時會因一陣風雨而夭折或止步不前的“種子”企業,他們急需不僅是資金,更是專業的“保姆”式金融服務支撐。
這是一個平臺,以政府的信譽作背書,一頭聯系著創業苗圃里的“種子”,一頭聯系著資本的橋頭。
在上海,在勇于創新的土地上,創投和“種子”相遇,磨合而相知,共同成長,結出絢爛的果實。2008年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試點啟動,上海上創信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創信德”)是上海市科委推薦申報的首批6家引導基金進行階段參股的創投機構之一。在三年的運營時間里,上創信德獲引導基金出資2500萬元,基金總規模1.75億元,直接帶動其他投資者出資1.5億元,杠桿比例為6倍;累計帶動11億元左右各類社會創投資本共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引導基金的資金二次放大比例約44倍,一批科技型小微企業借此茁壯成長。
創業“保姆”助企業壯大 “響應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倡導的長期投資和專業化投資的理念,逐步探索嘗試進行早期科技項目投資的路徑。盡可能把風險降低到最小,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上創信德總經理秦曦總結心得。
上海晨華電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研發、生產和銷售高端工業電爐,專注于新材料與新能源領域的替代進口和先進裝備工藝研發,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鈉硫儲能電池封接裝備和電池真空保溫箱的廠商,在鈉硫儲能電池規模化制造設備、LED熒光粉燒結設備、磷酸鐵鋰、超輕鎂鋰合金、第四代放電等離子(SPS)燒結裝備等新興產業領域處于國際或國內領先水平。2005年晨華公司的銷售合同總額為1029萬元,它們用了5年時間才將這一數額提升到了3135萬元。這期間,主要服務于各類科研院校的小作坊守舊模式,與下游客戶激增的多樣化需求以及產業化加快推廣的趨勢,產生了極大的沖突。當時租用的3500平方米的廠房如同杯水車薪阻礙其發展。2010年晨華就遇到了急需擴建廠房的瓶頸期。
“雖有技術和產品,但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廠房,難以擴大規模以承接大客戶的訂單,眼睜睜看著喪失了不少市場機會!幸虧在困難關口遇到上創信德,信德不僅投資了850萬元,還帶動聯合投資150萬元,才使得我們順利度過難關。更令人驚喜的是,隨之而來的還有他們規范化專業化的團隊,讓我們在康莊大道上大步邁進”。晨華公司總經理徐煒激動地表示。
上創信德合伙人王曉蕾說,“我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幫助晨華梳理商業模式和戰略規劃、理清財務、健全各項經營管理和激勵制度,甚至拿地擴建廠房。全方位的緊密合作使雙方建立了高度的信任感、為晨華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與其說是幫助企業成長,創投更像是陪企業一同成長,像“保姆”一樣及時地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金融服務。
合作伊始,晨華記賬靠的是一支筆和一疊本子,采用包稅制,這些都與現代化企業格格不入。幫助晨華梳理和規范財務成為當務之急。引入了專業財務管理軟件替代原來的手工記賬,建立了適應公司生產特性的成本核算流程、定期進行存貨盤點,規范費用支出,并于2012年正式改為稅務查賬征收方式。規范的企業財務制度奠定了晨華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基礎。2011年面臨整個制造業不景氣,上創信德一直提醒晨華在廠房擴建過程中控制現金流,注重客戶質量,避免資金風險。同時上創信德還先后為晨華向科技部申請了150萬的投資保障扶持資金,用于晨華的技術研發和科研項目產業化。
由于難以租到高度為12米以上的特定裝備廠房,擴建廠房、增加產能就成為晨華跨越式發展中難邁的一道坎。為此,上創信德親歷親為,協助公司在長三角地區尋找符合公司要求的合規廠房和土地,最終公司于2011年末在湖州如愿購置土地,建設了產業化基地。隨著湖州產業化基地第一期工程的竣工,公司產能將從過去的4000萬元向1億元規模邁進;預計2013~2014年間晨華第二期產能擴建后,產能將達到3億元規模。
正確決策的落實需要強有力的執行力和和創業團隊的同甘苦、共患難。王曉蕾深有感觸,早期的投資一定是和創業團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在前進的道路上,有了這群技術精英和一批具有豐富市場經驗的創投團隊傾力合作,晨華擺脫了以往的小作坊經營觀念,內功節節攀升,發展思路更清晰,步履更堅定。
事實上,上創信德管理團隊在承接了引導基金的投資任務后就把大部分精力轉向了早中期項目投資,而且“越投項目階段越早”。上創信德合伙人周奕說,“賽德斯公司的創業從‘車聯網服務平臺’一個點子開始,我們就為賽德斯提供了包括引進高級管理人員,整合市場資源,協助制定企業發展戰略與規劃,完善公司商業模式,規范企業運作等多項方面的輔導。從概念到產品,很多想法在半年內的探討驗證中經過不斷調整和磨合,最終形成了從單一車聯網模式向車聯網+保險創新模式的轉變。”
到目前為止,上創信德投資的5個早期項目均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2個項目已經完成了后續融資,上創信德的投資分別增值了50%和180%;另外3個項目也引起了產業投資機構的關注,紛紛表示投資或收購意愿。
以做實業的心態做創投 回歸創投的本質——培育新興產業。“以前我在投行做,目標是國內成長性的大型企業,靠的是包裝和營銷能力,可謂百分之百無風險”,他說,“而現在做創投是把自己的錢投進去,是有成功和失敗的概念,因此看企業的角度和尺度都發生了變化,要學會去了解小微企業成長過程中的規律,但也同時能享受企業成功的滿足感。”曾在申銀萬國投行做總經理的秦曦說,轉變觀念并非易事。
兩年前,上創信德就已經認識到了要貼合國家政策,向民營中小企業投資傾斜是創投機構的未來發展趨勢。可是,在創建伊始,引導資金引導投資種子型企業的目的與風投股東們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之間還存在較大矛盾。如何化解多方壓力?帶著1億5000萬的資本和科技部2500萬引導資金,上創信德覺得應該先做那些有一定盈利基礎的成長型企業,這樣對整個基金的收益率更保險。用做實業的心態來做創投,最大程度地控制資金的風險,通過一支高精尖的專業團隊提供“保姆式”金融服務,是創投控制風險,取得首戰告捷的重要保障。
通過實踐,管理團隊先行積累了對早期企業投資的經驗。在鑒別企業是否具有市場潛力時,首要就是“一定對產業行業十分熟悉!”早期項目投資首先行業要好,增長空間大;企業要有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創業領軍人物不僅是技術、生產、銷售等某一方面的專家,還要是能運作全局的企業家。同時項目組合要能形成產業鏈,以提高項目之間的協同和互補能力,減少單個項目的發展風險,為項目退出創造出更多的渠道。此外,上創信德六人小組投資委員會,對于投資項目決策、企業重大決策采取“一票否決”制。上創信德投資的早期項目都是歷經了這些“老法師”們歷經一年多的考察和評判。
獲得了高回報,引導基金階段參股堅定了上創信德管理團隊布局早中期項目的投資理念。在實踐中,管理團隊還逐漸形成了“產業鏈布局,上下游聯動”的投資策略,自身也得到發展壯大,已建立起具有創業投資、行業研究、企業管理、投資銀行、科研專家等復合背景的投資團隊,進一步提升了投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專業實力。
在實踐中,部分基金出資人還改變了原來輕視早期項目投資的觀念,轉而理解并支持團隊對早期項目的投資。2011年團隊承接管理了上海物聯網創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為4個億,其中70%投資于早中期項目。
“科技部引導基金引導創投公司投資種子型企業,也是在培養專注早期投資的創投公司。同時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還提供了很多早期科技項目資源和科技部引導基金投資保障項目申報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公司投資早期科技項目的戰略逐步清晰,鍛煉了一支團隊也積累了經驗。如果沒有這筆資金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相關機構的服務,恐怕我們創投轉型的步伐會滯后很多。當然最重要的是,給那些需要資金的早期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秦曦最后微笑著告訴記者。